醫(yī)學考試在線網整理了放射醫(yī)學主管技師考試輔導資料,希望能給考生帶來幫助,更多內容請關注醫(yī)學考試在線放射醫(yī)學技術頻道。
2017放射醫(yī)學主管技師:消化道
1.咽及食管X線解剖
咽鋇餐造影后前位:上方正中透亮區(qū)為會厭,兩旁充鋇的小囊為會厭谷,下為喉頭。喉頭兩側充鋇的空腔為梨狀窩,中央圓形透亮區(qū)為喉頭所在。側位觀察:自上而下可以看到舌根、會厭谷、梨狀窩、咽后壁和甲狀軟骨等結構。
食管:分為頸、胸和腹三段。食管上口與膈肌食管裂孔處為其生理狹窄處,而主動脈弓、左支氣管與左心房對食管的壓跡則構成三個生理壓跡。鋇餐造影:①充盈相:吞鋇使食管充盈擴張,管腔邊緣光滑,管壁柔軟,可見自然彎曲度。②粘膜相:管腔內顯示出2~5條縱行平行的細條狀透亮影,即粘膜皺襞,其寬度不超過2mm。③蠕動:分兩種:第1蠕動波系由下咽動作激發(fā),使鋇劑迅速下行,數秒鐘內進入胃;第2蠕動波又名繼發(fā)蠕動波,由食物團對食管壁的壓力引起,常始于主動脈弓水平,向下推進。所謂第3收縮波是食管環(huán)狀肌的局限性不規(guī)則收縮性運動,造成波浪狀或鋸齒狀邊緣,出現突然,消失迅速,多發(fā)生于食管下段,常見于老年和食管賁門失弛緩癥患者。深吸氣時膈下降,食管裂孔收縮,常使鋇劑于膈上方停頓,形成食管下段膈上一小段長約4~5cm的一過性擴張,稱為膈壺腹,呼氣時消失。
2.胃X線解剖 鋇餐造影充盈相可觀察胃的形態(tài)、輪廓、蠕動以及胃腔擴張和胃壁柔軟度等情況。胃的形態(tài)一般分為4種類型:牛角型、無力型、鉤型、瀑布型。
3.胃CT解剖
胃上連食管、下連十二指腸。用造影劑擴張開的胃壁,CT片上正常厚度為2~5mm,不超過10mm。胃分為胃底、胃體、及胃竇三部分。
胃底:前方和肝左葉、后方和脾關系密切。
胃體:胃體前方鄰接肝左葉,后方鄰接胰體和左腎,左后方是脾,有時是結腸脾曲。
胃竇:胃竇位置偏前,并橫過中線到右方,連于十二指腸球。胰體仍在胃竇后面。
胰頭在十二指腸降部的左側,也在胃竇遠側的后方。
4.十二指腸X線解剖
鋇餐造影:十二指腸是起自幽門與空腸相連的腸管,全長25cm左右,呈C型包繞胰頭,稱為十二指腸腸曲。根據形態(tài)和位置,可分為球部、降部、水平部和升部4個部分。
十二指腸X線解剖:十二指腸低張造影后,十二指腸增寬,管徑可為原來的l倍,達6~7cm。蠕動消失。降部內側緣的中部可見肩樣突起,稱之為岬部。在岬部以下腸管變寬,擴張腸管內緣平直,無鋸齒狀橫形皺襞,此為平直段。平直段的內方能見到一條縱行皺襞,這是由膽總管和胰管形成的共同管道(瓦特壺腹)穿行在腸壁內形成。因而縱行皺襞止于十二指腸乳頭上方。后者表現為卵圓形透亮區(qū)。
5.空、回腸X線解剖
小腸X線分為6組(Cole法)。第一組為十二指腸;第二組為上段空腸,起自屈氏韌帶,向左達胃大彎的左下方,位于左上腹;第三組為下段空腸,位于第二組下方,常達左髂窩,橫行走向,位于左中腹;第四組為上段回腸;在右中腹呈垂直排列。第五組為中段回腸,位于右中下腹,亦是縱行排列;第六組為下段回腸,位于盆腔,互相重疊,向后向右上方行走,止于回盲瓣。
6.結腸與直腸X線解剖 結腸全長約l.5m,起于右髂窩部的盲腸,沿右側肋腹部上升到肝下緣即升結腸,由肝曲轉向橫結腸,再由脾曲從左肋腹部下行為降結腸,經盆腔乙狀結腸,最終到達直腸。結腸袋自盲腸至乙狀結腸由大變小,切跡由深變淺,到達乙狀結腸時逐漸消失。結腸的某些部位可以經常處于收縮狀態(tài),形成局限性的狹窄收縮環(huán)。這些收縮環(huán)常見的部位有:①盲腸、升結腸交界處;②升結腸中段;③橫結腸中段;④脾曲;⑤降結腸、乙狀結腸交界處;⑥乙狀結腸中段;⑦乙狀結腸、直腸連接部。應注意與病理性狹窄相鑒別。
以上內容是醫(yī)學考試在線為同學們整理的有關2017年放射醫(yī)學主管技師考試新增加的內容,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復習考出好成績。
18年來,我們只做醫(yī)考培訓,所以我們做到了醫(yī)考培訓合格率最高的神話!醫(yī)學考試合格率低,怎么才能一考呢?技巧熱線:400-6286615
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嗎?加QQ群號,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,說不定有考試原題哦:
QQ群:衛(wèi)生資格考試QQ交流群535258470
博傲護理 | 博傲藥師 | 博傲醫(yī)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