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登錄

咨詢熱線:400-168-0561(免長途費)
當前位置:首頁 > 中醫(yī)綜合 > 復習指導

中綜最后沖刺:易錯考點大匯總(一)

2022-12-23 來源:醫(yī)學考試在線 瀏覽次數(shù): 發(fā)布者:王老師

今天小編為小伙伴們帶來了中綜易錯考點大匯總,以方便大家快速掌握先關知識點。

(一)

1.腐苔不主濕溫

2.絳舌主血瘀不主瘀血

3.紫舌主寒極、熱極、血瘀、酒毒

4.胸滿、嘔逆、飧泄、遺溺屬于足厥陰肝經(jīng)病證

5.《丹溪心法·咳嗽》 :肺脹而咳,或左或右不得眠,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

6.《先醒齋醫(yī)學廣筆記》提出了治吐血三法:行血、補肝、降氣

7.《金匱要略·黃疸病》 :黃家所得,從濕得之

8.《千金要方》將痢疾稱為“滯下”

9.陽痿涉及肝、胃、腎三經(jīng)

10.腸癰按壓足三里會有壓痛

11.鱉甲(潛陽補陰)善治陰虛風動

12.氣對血液和津液運行的作用是:溫煦、固攝、推動

13.氣對尿液和汗液有控制調(diào)節(jié)作用的功能是:氣化、固攝

14.芒硝可沖入煎劑或開水溶化后服

15.蘆薈、巴豆不入煎劑

16.虛寒證的表現(xiàn)惡風惡寒、畏寒肢冷、喜暖喜按

(二)

1.菊花能涼肝熄

2.《醫(yī)學心悟》系統(tǒng)論述了“八法”:汗吐下和溫清補消

3.膠艾湯主治沖任虛損、陰血不守之崩漏;或妊娠胞阻,滑胎漏下

4.《醫(yī)宗必讀·積聚》提出了初中末三個階段的治療原則

5.痙證之邪壅經(jīng)絡證:剛痙用葛根湯,柔痙用瓜蔞桂枝湯

6.《醫(yī)學心悟》 :渴而多飲為上消,消谷善饑為中消,渴而便數(shù)為下消

7.支飲之飲多寒少癥見喘咳,痰涎壅盛,用葶藶大棗瀉肺湯

8.脾不統(tǒng)血證的臨床表現(xiàn):食少便溏,神疲乏力,便血,鼻衄,崩漏

9.陽亢化風不會出現(xiàn)角弓反張(熱極生風、破傷風或馬錢子中毒)

10.大腸濕熱證的臨床表現(xiàn):下利黏凍或黃色稀水,口渴,小便短赤,里急后重,肛門灼熱,下痢膿血

11.豨薟草入藥部位為地上部分

12.馬兜鈴和瓜蔞的用藥部位是果實;白果和決明子的用藥部位是種子

13.六磨湯治療便秘的主要功用是:調(diào)理肝脾,導滯通便

14.肺脹與心、脾、腎三臟功能失調(diào)有關

(三)

1.絳舌薄白苔的主病:

(1)陰虛火旺,復感風寒;

(2)表邪未解,熱入營血

2.芍藥自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始分為赤芍和白芍

3.久病舌絳而痿為陰虧已極

4.消渴病并發(fā)偏癱的機制:陰虛熱熾,煉液成痰,痰阻經(jīng)絡,蒙蔽心竅

5.《素問》論厥:

(1)指突然昏仆,不知人事;

(2)指肢體和手足厥冷

《傷寒論》論厥主要以手足厥冷為主

6.實熱實火不是胃陰虛的病因

7.治療梅毒的常用藥物:土茯苓和輕粉(苦參、升藥也可治療梅毒,但較少使用)

8.治療陰虛盜汗有標本兼顧作用的藥物是:白芍、五味子、牡蠣

9.風燥傷肺之咳嗽的治法:疏風清肺,潤燥止咳,輕宣涼潤(涼燥),溫潤止咳(熱燥)

10.《丹溪心法》認為腰痛的病機多為濕熱、腎虛、瘀血、挫閃、痰積,沒有寒凝

11.與肺脾腎三臟有關的病證有:飲證、癃閉、水腫(淋證為腎與膀胱氣化不利)

(四)

1.脈浮數(shù)而空為虛陽外越,鼓動脈道所致,是亡陽的表現(xiàn)

2.只入心肝二經(jīng)的重鎮(zhèn)安神藥是龍骨,朱砂只入心經(jīng)

3.黨參、黃芪、太子參專治脾肺氣虛

4.蒼術首載于《證類本草》

5.《難經(jīng)》首先提出積和聚的區(qū)別:積者五臟所生,聚者六腑所成

6.敗毒散和三仁湯的比較

敗毒散主治氣虛外感,癥見憎寒壯熱,肢體酸痛,咳嗽有痰,胸膈痞悶,脈浮數(shù)而重取無力。

三仁湯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于熱證,癥見頭痛惡寒,身重疼痛,面色淡黃,胸悶不饑,午后身熱,脈弦細而濡,舌苔白,口不渴

7.中風脫證治當回陽救陰,益氣固脫

8.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:

(1)臟腑分陰陽,臟與腑是一個整體;

(2)五臟與形體官竅聯(lián)結(jié)成一個整體;

(3)五臟與精神情志活動密切相關

9.對肺司呼吸起著重要調(diào)節(jié)作用的是:

(1)宗氣司呼吸的功能;

(2)腎的納氣功能;

(3)肝主疏泄,調(diào)節(jié)氣機的功能;

(4)心主行血的功能(正常的血液運行維持著呼吸的正常進行)

10.五味子寧心安神而不能清心安神

11.佛手、香櫞、玫瑰花可以疏肝和胃

12.由感冒誘發(fā)和傳變的病證是:肺癰、肺脹、哮證,沒有肺痿和肺癆

(五)

1.“腎者,胃之關也”主要針對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作用

2.《靈樞·五色》:鼻:明堂;眉間:闕;額:庭;頰側(cè):藩;耳門:蔽

3.大建中湯原方要求藥后“飲粥二升”,并“當一日食糜粥”

4.脾胃傷于寒濕,癥見脘腹脹滿疼痛,不思飲食,四肢倦怠者,治宜選用厚樸溫中湯(脾胃寒濕氣滯證),平胃散還有“噯氣吞酸”的癥狀

5.氣厥實證癥見:突然昏仆,四肢厥冷(或不溫),呼吸氣粗,苔薄白,脈伏或沉弦,治宜順氣解郁開竅,而不是理氣達郁

6.陰偏盛的病機:

(1)陰邪偏盛;

(2)陽不化陰,滋生痰濕;

(3)陽氣被遏而寒濕

7.中氣下陷不會出現(xiàn)便血的癥狀

8.菟絲子、沙苑子都能養(yǎng)肝明目,而不能清肝明目

9.參苓白術散配伍桔梗的用意:

(1)宣肺利氣;

(2)載藥上行;

(3)培土生金

10.眩暈耳鳴,失眠多夢見于肝血虛、肝陽上亢、肝火上炎,肝陰虛會出現(xiàn)眩暈耳鳴,但無失眠多夢的表現(xiàn)

以上就是小編今天分享的內(nèi)容,更多考研相關內(nèi)容,可關注醫(yī)學考試在線網(wǎng)!

推薦課程

推薦圖書

×
熱線電話
400-168-0561
備考QQ群
醫(yī)師群: 457349802
護士群: 398775807
護士群: 392484747
藥師群: 375711639
備考微信群
博傲護理 博傲藥師 博傲醫(yī)師
20年專注醫(yī)考